精选章节

乡夜奇遇 北国雨 5586 字 2025-04-16 15:15:0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常言说得好,夜路走得多了,难免会遇见鬼。

田村的刘老汉,早年赶集卖瓦缸,每日起早贪黑,走街串巷。

刘老汉走夜路多年,早年间也遇到过几次稀奇事,至今听起来,仍让人感到惊悚不已!

一、皮狐子

刘老汉开始卖瓦缸,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分田到户,经济刚刚搞活。

赶集卖瓦缸,刘老汉有一本《会谱》,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方圆五百里的大小集市与庙会的日期,上面都有记载。

那时候卖瓦缸很辛苦,因为要赶集,天还不亮就要动身,天到半夜有时才能到家。因为经常赶夜路,刘老汉也遇到过许多邪乎事。

那年月,村里还都没有用上电,一到晚上,到处黑漆漆的,那些传说中的邪物就出来活动了。

田村这一片,以前都说有个邪物,是个皮狐子,全身雪白,有半斤棉花那么大,喜欢跟着人走,据说是要吸附人身上的精气。这边村庄见过它的人,都叫它"半斤棉花"。

这个皮狐子,据说很邪。

首先,有些见过这个皮狐子的人胆很大。见到这么一团白棉花一样的怪东西总是跟着自己,总想抓住它,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但从来没有抓住过它。你明明看着眼前一小团像白家兔模样的雪白的东西,还没有走到它跟前,它就像会遁地的土行孙一样,倏地一下就不见了!

还有一件,这个皮狐子道行高,会炼丹。田村有些人见过它吐火球,像个小灯盏一样的小火球,还会变换红黄蓝三种颜色,很神奇。大家都叫它皮狐子灯。

1980年夏天,一天,刘老汉套着毛驴车,从田村到户部寨赶集卖瓦缸,一个集下来,瓦缸卖完已到天落黑。那天也不知咋回事,买瓦缸的人特别多,一个挨一个,刘老汉忙得都没顾得上吃午饭。

卖完瓦缸,刘老汉一身轻松,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爽快,晚上破例在集上就着二两烧酒喝了碗羊肉汤,酒足饭饱后才赶着牲口上路了。

那时候不像现在,遍地都是柏油马路。那时候,大部分乡村公路都是田间小道,路两边,青纱帐已经长起来了,黑压压地,还是有些阴森的,所幸当晚月光很好,照得小路白花花的,很好走。

走到邻村瓦屋的时候,已经到深夜十点多了,毛驴车也走出了青纱帐,沿着潴龙河的东边河沿在走,河两岸都是豆子地,散发出青豆苗特有的清香气息,十分怡人。

孰料毛驴车走到朝田村拐的一座小桥桥头的时候,那头平素很听话的毛驴突然不听使唤了,不但停在桥头不走,还趵起了蹶子"咴咴"地大叫起来。

刘老汉心里一惊:这是咋了!

忙朝河西沿望了望,只见从河西的豆子地里嗖地窜出一团浑身雪白雪白的东西来,像个皮球一样在地上来回滚动着。

这边,,那只毛驴又"咴咴"地大叫起来!

刘老汉心里又一惊,按他多年走夜路的经验,心知是遇到邪物了,看那一团雪球样看不出五官的东西,难道就是那传说中的"半斤棉花"?

想到这里,刘老汉也不走啦,索性盘腿坐在河沿上,用打火机点了袋旱烟抽,再转眼看刚才那团雪球般的邪物,早不知溜到那里去了!

抽完一袋烟,刘老汉站起身,吆喝毛驴往桥头上转,孰料那只毛驴死活不动蹄子。

刘老汉叹口气,便继续吆喝毛驴继续沿着东河沿走,这样走到北边的柏油路上,也能到田村,只不过远了几里路。

那头毛驴机灵得很,一看让它继续沿着东河沿走,便不紧不慢地拉着车子走起来,还欢快地喷着响鼻儿。

走了不太会儿,刘老汉习惯性地朝河西沿望了望,真奇怪,那团雪球样的东西又在河西沿的小路上出现了! 并且好像毛驴车走多快,它也走多快!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团雪球样的东西上方,还跳跃着一只红色的灯盏,像一个小红灯笼一样,特到漂亮,又像是那团邪物提着个小红灯笼在河沿上行走!

因为当时隔着河水,刘老汉又急着回家,便不再理会那团邪物,自顾自赶路,快到柏油路口的时侯,眼见着那团邪物如电光石火般,一溜烟窜进了青纱帐不见了!

回到村里,第二天一大早,刘老汉就跑到街上,跟一大帮老少爷们儿讲他昨天晚上遇见的奇闻。

据也经见过那团邪物的一位老汉讲,那团雪球样的邪物,就是传说中的"半斤棉花",其实也就是一只毛色纯白的皮狐子,至于那只皮狐子头顶上悬浮的红灯笼,有的人说是它嘴里在吐火球炼丹,有的人则说那本来就是皮狐子的眼晴在夜里发出的光。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最后谁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常言说得好,夜路走得多了,难免会遇见鬼。田村的刘老汉,早年赶集卖瓦缸,每日起早贪黑,走街串巷。

二、鬼打墙

四十四年前的秋忙时节,刘老汉晚上从王称堌赶着拉瓦缸的牲口车回家。

那是1981年,刘老汉的家乡田村地处豫北农村,是黄河故道,位置很偏僻很荒凉,也很穷,还没有通上电。

回家的那个晚上,牲口车到达距离田村还有四五里路的一个小村庄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虽然时间已至深夜,但月光很皎洁,明晃晃的,照得大地亮如白昼。

这个小村庄的名字,地名叫石头店村,离田村还有五里路。按照以往的习惯,刘老汉照例抄田间小道回家。

当时,月光很好,田间小道两旁都是一人多高的玉米和高粱,黑油油的青纱帐。虽然有些阴森,但因为是熟路,月光下白亮亮的田间小道,刘老汉早年当过兵,胆子又大,一点也不怕。他坐在牲口车前头,嘴里哼着小曲,沿着小路向田村跑去。

孰料走了不大会儿,白花花的田间小道前方陡然间出现了一大片青纱帐,一眼望不到头,没路了!

刘老汉登时愣了,他停下脚步,挠挠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以往每次回家,无论早晚都是走这条田间小道,这次咋就突然间没路了呢?

怔了好一会儿,仍旧无计可施,刘老汉只好悻悻地下车,牵住牲口掉转头,往回走,回到石头店村东,掉转身再往前走,怪了,眼前头还是只有那条田间小道,月光下白花花的!

刘老汉无法,只好硬着头皮重走老路,果然过不大会儿,前面又出现一大片青纱帐,把小路挡住了!

刘老汉登时心里一惊,想起村里老辈人常说的鬼打墙,莫不是让自己撞上了?

想到这里,刘老汉灵机一动,麻利掉转头,再次重新走回小路。

他蹲在地上吸了支烟,冷静思考了一下,心说:论方向,田村就在石头店村西南,横竖只有五里路,干脆不走田间小路了,直接朝着西南方向走,从青纱帐里穿过去不就得了!

抽完那根烟,刘老汉心情豁然开朗,一跃而起,一路大步流星,赶着牲口车,穿过青纱帐,朝着田村的方向径直走去。

说来也怪,他用双手大力分开庄稼棵使劲跑着,为牲口车开路,毛驴拉车在身后紧跟,不到半个小时就回到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为解开疑惑,刘老汉特意骑了辆自行车重返石头店,重新走那条田间小道。

小路细如羊肠,曲里拐弯,两边是一人多高的青纱帐,不一会便骑到了田村的村头!

那一刻,刘老汉有些疑惑不解:怪呀!昨晚那小路尽头挡人的青纱帐,怎么一夜之间突然就不见了呢!

三、红火球

1983年,一个夏天的晚上,刘老汉去离田村二十余里的小集赶会,瓦缸卖完后,意外地在集市上碰到了一个当地的朋友,架不住朋友左邀右劝,在集上饭店吃了饭,但没有喝酒,因为自从那天晚上他遇上皮狐子后,赶集卖瓦缸时再也不敢喝酒了。

吃过晚饭后,已经夜里九点多钟,天也黑透了,朋友便邀请刘老汉在他家过夜,刘老汉没有同意,说自己走夜路习惯了,身上还带着手电与枣木棍,啥也不怕,执意要走。朋友无法,只好放行了。

当天晚上,月色皎洁如水。刘老汉走的田间小道,两旁种的都是玉米与高粱,一人多高的青纱帐,看起来还是有些阴森的。当刘老汉赶着牲口车经过瓦屋村西的小桥时,感觉有些累,腰酸背痛的,便从车上下来,舒展一下身骨,赶着牲口车继续往前走。孰料刚走过石桥上的高坡,只听“嘭”地一声,从小桥的桥洞里飞出一只黄中透红、蛋黄模样的大火球,一溜火星子冲到了西边的高空,还在高空上打着旋儿。奇怪的是,那只毛驴也吓得咴咴地大叫起来!刘老汉当时身上还带着手电筒,忙吆喝住牲口,拿出手电朝桥洞底下照了照,除了淙淙的流水声,啥也没有。他感到很奇怪,抬头望望天,那个大火球已经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刘老汉没敢久留,便飞快地赶着牲口车回村了

四、披头散发的女人

那是1984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刘老汉去濮城集上卖瓦缸,碰到了当地的一个战友。集市散后,被战友拉着去家里喝酒,喝完酒,已夜里十点左右,天上还飘着小雪,刮着西北风,战友再三邀请他在家过夜,但他执意不肯,一定要赶毛驴车走夜路回家。

战友无计可施,也只好由他了。

一路雪花飞舞,刘老汉赶着驴车晃晃悠悠走到柳镇韩昌湖时,在村东的田间小道旁,突然看到一个长发披肩的中年妇女正在路上大踏步走着,边走边不停地小声哭泣。

当时月光很好,明晃晃的,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那个妇女穿着红色的棉袄。

后来听刘老汉讲,当时他原本是想赶车过去、不管不问的,因为按他当时的第一感觉,这个长发妇女应该是与家里人生气了,才会这样不管不顾,独自深更半夜跑到漫地里哭泣。

但刚赶过去车轮,多年走夜路的经验又让刘老汉放下了脚步。

他心说:这大半夜的,又是冰天雪地,这个妇女怎么还走在路上哭,该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吧?

刘老汉感到很纳闷。他胆子很大,也不知道害怕,决意走上前问一下。

孰料他刚扭转身往后一看,那个长发妇女就一下子不见了。

他陡然间有些吃惊,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忙用双手呵口气,使劲揉揉眼睛再看,月光很好,寒气逼人的田间小道上除了白皑皑的积雪,还是什么也没有。

那一刻,刘老汉才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了,此地万万不可久留,便急忙赶起毛驴车回村了。

回到家里,和老伴聊起这件事。老伴一提醒,刘老汉才突然想起,以前村里人都爱说韩昌湖那个地方“紧”,经常有人在那个地方遇到脏东西。

五、银光闪闪的大白猪

这件事,发生在1985年冬季的一个凌晨。那天,刘老汉急着去户部寨集上,赶集卖瓦缸,因此凌晨五点就麻利起床,套上牲口收拾东西上路。

那晚是个月黑头,走出家门时,天还黑漆漆的。

刘老汉使唤着牲口赶路,出田村村口往东走了二里地,快走到邻村瓦屋时,忽然间牲口不往前走了,还一直往后撤,嘴里发出呜呜噜噜的声音。

刘老汉一边安抚牲口,一边狐疑地往前看。四野茫茫,只见前面的麦田里,正昂首阔步,飞快地奔走着一头银光闪闪的大白猪!

凭当时的第一印象,刘老汉想当然地认为,这肯定是村里谁家的猪晚上拱圈了,才在凌晨时分跑到麦田里啃青麦苗。

这么想着,刘老汉就停下牲口车,跑到麦田里吆喝猪。

谁知他前脚刚踏进麦田,还没走近到猪跟前,那头银光闪闪的大白猪就如电光火石般,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真是咄咄怪事!

六、神秘黑影

那是1986年的麦季,刘老汉从田村赶着牲口车,跑到城关镇集市上卖瓦缸。

孰料到了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赶集的人四散而逃,刘老汉也赶紧收拾摊子,到旁边的供销社屋檐下避雨,孰料雨一直下个不住,大雨转小兩,小雨再转大雨,到天黑才停。

刘老汉在饭店吃完一碗肉丝面,天已经黑透了,田间小道泥泞难行。刘老汉突然灵机一动,心想,反正自己村子离城关镇也不算太远,也就二十华里的样子,何不自己沿着金堤走着回家呢!因为金堤上每天人来车往,路都被踩瓷实了,没有那么泥泞。

所谓金堤,其实就是古黄河堤,相传是秦始皇当年治理黄河时所修,有“秦始皇跑马修金堤”之说,并取“固若金汤”之意,故名金堤。

金堤在濮阳县城南边不远,一直向东蜿蜒到山东高唐县,正好经过田村村口。

这样想着,刘老汉就赶着毛驴车上金堤了,车上东西不多,里面就装着几个没卖完的瓦缸和两根他用来防身用的枣木棍子。

伴着朦胧的月色,不大会儿,刘老汉的牲口车就走到了南金堤,认准方向后,就沿着金堤直往东走。

当时已是晚上十点左右,金堤上杨树又多,树荫遮得金堤和金堤下的村庄都显得黑漆漆的,唯有堤上护堤人住的小屋子里,发出马灯微弱的光。

刘老汉年轻时当过兵,天地不怕,仗着一股子虎气驾驾地吆喝着毛驴,大踏步往前跑着。

孰料走了不大会儿,突然听到背后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刘老汉扭转头往身后看,黑漆漆的,啥也看不到,夏风吹过大堤两岸的白杨树,发出一阵阵呼呼啦啦的声响,实在瘆人。

刘老汉后背有些发麻,便不再吆喝牲口,也不再往身后看,只是坐在牲口车上大踏步继续往前跑。

孰料不大会儿,那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又从背后传了过来,刘老汉复转头往身后看,凑着朦胧的月光,这才看清楚,原来在他身后约五十米远的地方,有一个黑影也在堤上走着,远远来看,这个黑影个子很高。

奇怪的是,那个黑影看见刘老汉停下了毛驴车,它也立马停在那里不动了!

说实话,当时刘老汉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因为那个年代,据说金堤上经常有拦路抢劫的,为此还死伤过人。

不过看那个黑影的架势,好像只有它一个,没有成群结队,大概率不是劫路者,那它又是什么呢,是人还是鬼?

一想到这些事情,刘老汉开始有点紧张了,心想别管他是人还是鬼,我先跑得离他远远的再说。

这样想着,刘老汉就又马上大步流星地驾着驴车跑起来。

人在前面跑着,刘老汉心里终归还是有些不踏实,边跑边用眼角的余光朝后看。也是奇怪,原来那个黑影也在背后不紧不慢地跑步跟着,好像刘老汉跑多快,他也跑多快一样。

刘老汉心里有些紧张,但也不怎么害怕,因为那个跟在他身后的黑影还是只有一个,并且前方不远处,另外一个护堤人栖身的小屋已经在望了,里面还亮着马灯!看见前方的灯光,刘老汉身上仿佛添了无尽的力气。

他一鼓作气,一会便跑到了护堤人住的小屋旁,敲响了房门。

趁护堤人还没开门的当口,刘老汉向身后望去,奇怪,那个刚才一直跟在他身后的黑影竟然眨眼间不见了!

待到护堤人打开房门,刘老汉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才最终落了地。

护堤人很热情地问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刘老汉都如实做了回答。

经过这一番折腾,刘老汉这晚也不敢走夜路了,把牲口拴在堤畔的柳树上,他自己就在护堤人的屋里将就了半宿,第二天上午才回到了田村。

时隔多年,刘老汉还一直疑惑。不知那晚在金堤上尾随他的神秘夜行黑影到底是人是鬼,还是所谓的抢劫犯。

但甭管如何说,那晚的场面实在有些吓人,令人惊悚,刘老汉后来和人闲聊提到这件往事时,还时常心有余悸,百思不得其解。

七、阴兵过境

或许是这件稀奇事给刘老汉造成的震撼太大了,时隔多年,刘老汉仍记得很清楚,那是198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老汉在柳镇集市东头的一片空地上卖瓦缸。

最后一个瓦缸卖完后,不觉间已日近黄昏,集市上的人也都各自散场回家了。

当时,刘老汉也没觉得有多饿,就想抓紧赶毛驴车回家,兴许还能赶上村里吃晚饭。

从柳镇到田村,有二十多里路。刘老汉赶着毛驴车,来到柳镇西南头那一大片盐碱地大荒洼时,不觉间,夕阳的光芒渐渐黯淡,野地上空弥漫起一层暮霭,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刘老汉猛地朝前方的毛驴抽了一鞭子,正准备让它加快回家步伐时,没提防那头毛驴竟然咴咴大叫起来!

刘老汉忙朝毛驴大叫的地方前面去看,不由得一下子惊呆了!

只见驴车的正前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队日本兵,都穿着清一色的黄军装,腰间扎着皮带,扛着刺刀,步伐整齐地向毛驴车的方向走来。

刘老汉大惊失色,脑子一片空白。

幸亏他旁边有一大丛半人高的蓖麻棵,他赶忙钻进去躲了起来。透过蓖麻棵间的缝隙,刘老汉才发现,这群日本兵齐刷刷地走得飞快,但令人奇怪的是看不见脚,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对面前的牲口车与刘老汉也像空气一样视而不见。

那一刻,刘老汉被吓得呆若木鸡,大脑又是一片空白!

又过了好一会儿,暮蔼渐渐消散,日本兵也不见了!

刘老汉吓得抓紧赶牲口车回家,回家路上再仔细一想,又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有些好笑,心想这都是八十年代啦,国内还怎么可能会有日本兵?!

后来,据柳镇上年纪的一位擅长算命的老人柳半仙讲,民国三十年,亦即1941年,八路军的一支部队曾经在柳镇西南方向的那片盐碱地大荒洼里,伏击了一队抢粮食的日本兵,日军伤亡惨重,丢下许多死尸与辎重仓皇而逃。

柳半仙还说,刘老汉那次所见,当然并不是真正的日本兵,而是传说中的“阴兵过境”。

不知刘老汉当年亲眼所见的那队所谓的日本兵,是否与这次伏击战中的日军亡灵有关。


  • 特殊关系番外篇精彩不断看(姜炀秋)的隐藏真相!
  • 姜予宁沈昭寒秦书瑶的故事高潮迭起沈昭寒姜予宁小说在线阅读全文(旧梦随风去)已完结的隐藏剧情。
  • 穿成七零恶婆婆?直接分家单干!整本阅读热更章节(廖红霞廖念念杜文斌)_笔趣阁
  • 哪本书讲述了沈默林绵的情节?

  • 更新时间:2025-04-16 15:15:06